[编辑本段]
基本介绍
鸠山由纪夫(英语:Yukio Hatoyama,日语:はとやま ゆきお ),日本现任首相。1947年2月11日出生于日本东京,其祖父是日本前首相
鸠山一郎,外祖父石桥正二郎是著名企业普利司通的创始人,父亲鸠山威一郎曾任外务大臣。他的弟弟鸠山邦夫与他政见相左,曾是自由民主党的核心成员之一,亦是麻生内阁的总务大臣。鸠山由纪夫于1969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工学部应用物理专业,于1976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得工程学博士学位,曾在大学任教。并在那里结识了妻子鸠山幸,他们育有一个儿子,是一名工程师。
鸠山由纪夫早年加入日本执政党自民党。1986年,他首次当选国会众议院议员;至2003年,他第六次出任国会众议员。
1993年6月,日本政坛出现严重危机,包括鸠山由纪夫在内的部分自民党参众议员宣布退党。当月,鸠山由纪夫参与组建先驱新党,后于1996年9月加入当时成立不久的日本民主党,并出任党首之一。1998年4月,民主党与其他3个在野政党合并后,鸠山由纪夫出任干事长代理。此后,他于1999年至2002年间曾一度担任民主党代表的职务,2005年9月起任民主党干事长。
2009年8月30日,日本举行国会众议院选举,执政的自民党仅夺得总共480个议席中的119个席,失去了长期掌握的执政地位。
[编辑本段]
重要事件
当选党首
2009年5月11日,民主党代表
小泽一郎因其首席秘书涉嫌违反《政治资金规正法》,迫于压力宣布辞职。5月16日,民主党举行党代表(即党首)选举,现任干事长鸠山由纪夫击败副代表冈田克也当选新一任代表。
大选获胜
2009年7月21日,日本内阁通过了解散众议院的决定,正式决定于8月18日发布众议院选举公告,并于8月30日投票选出新一届众议院。以鸠山由纪夫为党首的民主党以“变革”为口号,誓言打破官僚主导的政治,实现政权更替。截至当地时间8月31日1时的统计结果显示,最大在野党民主党已夺得众议院全部480个议席中的308席,而执政的自民党只获得了119席。民主党取得压倒性胜利,上台执政已成定局。自民党在其长达半世纪之久的执政中,前期、中期均能制定比较切合
日本经济、社会的政治方针,维持了该党一党长期执政的局面。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自民党没有与时俱进地改变执政策略,而导致本次选举的失败。
[3]
当选首相
9月16日,日本民主党代表(即党首)鸠山由纪夫在举行的日本特别国会首相指名选举中当选为日本新首相。
当天下午,日本国会众参两院先后召开全体会议,举行首相指名选举。在首先举行的众议院投票中,鸠山获得过半数的327票;在随后进行的参议院投票中,鸠山也获得过半数的124票。鸠山因此当选日本第93任首相。
当选首相后,鸠山将立即着手组建新内阁。当晚,在皇宫经天皇的首相任命和阁僚认证仪式后,新内阁将正式上任。
众议院全体会议在举行首相指名选举投票前,首先投票选出了众议院正副议长。前任副议长、民主党议员横路孝弘当选议长,原防卫厅长官、自民党议员卫藤征士郎当选副议长。
另外,前任首相
麻生太郎也于当天上午召集临时内阁会议,宣告内阁总辞职。
[编辑本段]
政治主张
加强与亚洲国家的关系
鸠山由纪夫以其在安全及外交事务方面的政见著称,强调
日本军事自卫的权利,同时批判日本现行外交政策过于依附美国等西方盟国。在民主党建设方面,鸠山由纪夫表示将致力于构筑全党一致的体制和实现政权更迭。主张加强与亚洲国家的关系。他在发表于《纽约时报》的文章中指出,日本“不能忘记自己的身份:我们是个位于亚洲的国家。我认为,正在日益显现活力的东亚地区必须被确认为日本的基本生存范围。所以,我们必须持续建立覆盖整个地区且稳定的经济合作和安全框架。”
[2]
在靖国神社问题上,鸠山表示如果执政,首相不会去参拜靖国神社,并会要求阁僚在这一问题上自我约束。主张另建国家追悼设施。
对美独立
在日本自民党50多年的历史生涯中,其外交总是唯美国马首是瞻。年仅13岁的民主党有志不在年高,虽说岁数不大,却欲与美国试比高,希望建立更为平等的两国关系。
鸠山由纪夫27日在《纽约时报》网站发表《日本的新道路》明言:“我感到由于伊拉克战争的失败和金融危机,美国领导的全球化时代正走向终结,我们正从单极世界走向多极世界。”他说,虽然日美安保条约依然是日本外交政策的基石,但日本不能忘记自己地处亚洲,必须致力于巩固本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安全。
鸠山由纪夫有言在先,2010年1月新反恐特别措施法到期之日,就是日本
自卫队停止在印度洋为美军供油之时。民主党26日还决定,通过众议院选举夺取政权后将向美国提议修改《日美地位协定》,加入有关
驻日美军基地环境污染对策的条款。
美国遗产基金会亚洲问题专家克林纳认为:“民主党的上台可能对美日同盟和美国在亚洲的安全目标产生重大而不利的影响。”不过,也有分析人士认为,民主党不会大幅修改对美政策,因为美日同盟对日本太重要了。
[编辑本段]
政治思想
第一,友爱外交。此次大选中鸠山基于其“友爱”理念提出了“友爱外交”。5月15日,鸠山表示:“我很讨厌麻生内阁推动的价值观外交。强化价值观相同国家的外交关系那是理所当然的。所谓外交,更应考虑如何构筑关系,使价值观不同的国家实现共存共荣、自立共生。”
第二,修改宪法。鸠山是积极的修宪派,认为现行宪法在维护日本和平及国际协调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冷战结束后,日本的协调主义面临“国际贡献论”挑战,从海湾战争开始,日本的一国和平主义已无法得到国际社会的赞许。鸠山认为,宪法条文与政治现实背离,剥夺了日本政治的现实主义选择,失去了国际社会的信赖,必须在新的国际环境中重新对宪法进行定义。
目前,鸠山担任日本“制定新宪法议员同盟”的顾问,在其主页上有他制定的宪法草案。该草案对宪法第9条进行了修改,规定日本否定一切侵略行为,永久放弃以战争 和武力手段解决纷争;同时,日本应积极参加联合国和其他国际机构组织的维和行动;为了确保独立和安全,日本应拥有自卫军,并享有集体自卫权。
第三,“慰安妇”问题。2002年5月,在民主党、共产党、社民党3党针对“慰安妇”问题联合召开的会议上,鸠山表示:“国家必须对受害人进行赔偿和恢复名誉。国会必须承认事实,推动该问题进一步的审议。”
第四,日本战争罪行问题。从1999年开始到2006年,鸠山与共产党和社民党议员在国会4次提出《恒久和平调查局设置法案》,但3次都成为废案。为推动该法案,鸠山还牵头成立了跨党派议员联盟。这个法案要求在国立国会图书馆设置恒久和平调查局,查明从七七事变到战败投降期间日本所犯的战争罪行。这个法案被日本右翼保守势力视为基于“自虐史观”的“卖国法案”。
第五,靖国神社问题。鸠山历来反对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本次大选前曾再度明确表态称,如果成为首相,决不参拜靖国神社,同时将约束阁僚的参拜行为。
第六,中国西藏问题。鸠山在西藏问题上的态度和表现或许会成为引发中日摩擦的隐患。鸠山目前是日本国会“考虑西藏问题议员联盟”的骨干成员。该联盟在去年3月西藏事件后发表谴责中国政府的声明,并将声明递交给首相福田康夫和中国驻日大使崔天凯。2007年11月,时任民主党干事长的鸠山在东京和达赖举行会谈,支持达赖向中国政府要求“高度的自治”。
曾经发表的对中国的看法
年轻时的鸠山由纪夫与妻子鸠山幸的合影
2002年,鸠山由纪夫辞去民主党代表的时候,就表示,虽然不再当党代表,但是将继续在步向首相的道路上努力前进。
“既然选择了从政之路,成为首相当然是最终的目标。虽然丢了党代表一职,但是并不表示失去了全部。”现在他再次当上了民主党代表。
下面是有关鸠山的中国态度的几个纪录:
1、江泽民主席会见鸠山由纪夫2000年12月13日
鸠山由纪夫说:“我两次出任民主党党首,每次出任党首首次出访的都是中国,这是因为我们非常重视日中关系。日中两国有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绝大部分时间是友好的。但在二十世纪,日本曾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难以承受的苦难和牺牲。日本对此应作深刻反省。要有勇气正视这段历史和事实。”
2、迟浩田会见鸠山由纪夫巩固深化中日睦邻关系 2002年6月27日
3、鸠山由纪夫要求小泉在靖国神社问题上能自制 2006年7月21日
4、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就日本民主党干事长鸠山由纪夫会见达赖表明立场 2008年8月29日
[编辑本段]
人物评价
从政晚前进快
1986年,39岁的鸠山由纪夫迈开他从政的第一步。虽然起步并不早,但凭借家族的深厚背景和雄厚实力,他在日本政坛上升的速度并不慢。1993年,他因政见不合脱离自民党,参与组建先驱新党。
1996年,鸠山离开先驱新党组建民主党并任党代表。2009年5月,他在民主党党首选举中胜出,接替辞职的小泽一郎。
忍功深厚的“鸽子”
鸠山性格稳健,不露锋芒,有“鸽子”的绰号。他重视“忍功”,座右铭是沿用外祖父最爱使用的“友爱”两字。
在2001年担任民主党党首期间,曾有政敌调侃他是“外星人”,但这并没有激怒他。当民主党日前因献金丑闻大受打击之时,他用一个“忍”字团结了全党。
矢言为民众谋福利
鸠山矢言为普通民众谋福利,建立友爱社会。他指责自民党执政的弊病,抨击官僚统治国家和浪费纳税人的血汗钱。在本月早些时候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他表示要全力实现政权论题,把目前官僚主导的政治改变成民意主导的政治。
鸠山家族系谱
鸠山族谱
[编辑本段]
鸠山座右铭
鸠山的座右铭是“友爱”:“政治就是爱”、“创造友爱的日本”……
“我反复强调自由主义就是爱。这里的爱是指‘友爱’。近代历史可以视为选择自由还是平等的历史——自由多了就失去平等,平等太过就失去自由。能把这两者连接起来的只有友爱精神。”这是鸠山所著《我的自由主义——友爱革命》中的一段话。 这个“友爱”理论因过于抽象而被人认为难以理解,鸠山也因此被称为“外星人”。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当年在民主党结党时点评鸠山的“友爱”理念就像“奶油冰激凌”——味道甜美但很快就会消融不见。 有人说“友爱”太过柔弱,鸠山则答曰此“友爱”非世俗之爱,而是指法国革命口号中“自由、平等、博爱”中的“博爱”。
[编辑本段]
对华政策
三利
年轻时的鸠山由纪夫与妻子鸠山幸
重视中国:在政治安全上把中国作为主要对手和防范对象,同时在经济增长和发展战略上用足“中国商机”,自民党政权的这一对华思路在
小泉纯一郎时期基本确立,民主党也将萧规曹随。不过,为了策应对美自主外交、构建“对等的同盟关系”,民主党政权会更加重视亚洲、重视中国。
历史问题:民主党于7月底发表的2009年度政策纲领讲得很清楚:“由于(靖国神社)供奉着甲级战犯,首相和内阁成员以公职身份参拜是有问题的”,建议另设不带宗教色彩的国立追悼设施。纲领还主张在国会图书馆设立“永久和平调查局”,对日本战争罪行进行调查,向“慰安妇”道歉及赔偿。
两党沟通:借助政党交流机制,民主党迄今已经和中国建立了丰富的沟通、交往管道,譬如小泽牵头的“长城计划”,就为深化相互了解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弊
领土纷争:民主党少壮派、战略派似乎对“现实利益问题”颇感兴趣,对与邻国的领土、海权纠纷更是重点关注。少壮派代表人物之一长岛昭久就曾说过,中国在20世纪70、80年代重点经营南海,进入90年代又要把东海乃至包括日本在内的西太平洋变成自己的内海,这一动向是“令人恐惧的威胁”。
人权话题:与自民党相比,民主党更强调“自由”、“民主”、“人权”,这或将成为中日关系的另一个焦点。日本国会几年前成立了跨党派的“思考西藏问题议员联盟”,民主党议员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政策新人类”枝野幸男现任该议联会长。民主党党首鸠山被称为达赖喇嘛在日本的后援人。
对华军售:在台湾问题上,战略派的“战略思考”促使民主党重视两岸“军事平衡”,他们与自民党政权一样反对欧盟对华军售解禁。
[编辑本段]
鸠山内阁
首相:鸠山由纪夫(62岁,民主党党首、众议院议员)
副首相、国家战略担当大臣:菅直人(62岁,民主党代理党首、众议院议员)
内阁官房长官:平野博文(60岁,民主党役员室长、众议院议员)
总务大臣:原口一博(50岁,民主党佐贺县代表、众议院议员)
法务大臣:千叶景子(61岁,民主党总务委员长、参议院议员)
外务大臣:冈田克也(56岁,民主党干事长、众议院议员)
财务大臣:菅直人(62岁,民主党代理党首、众议院议员)
文部科学大臣:川端达夫(64岁,原民主党干事长、众议院议员)
厚生劳动大臣:长妻昭(49岁,民主党政策调查会长代理、众议院议员)
农林水产大臣:赤松广隆(61岁,民主党选举对策委员长、众议院议员)
经济产业大臣:直岛正行(63岁,民主党政策调查会长、参议院议员)
国土交通、冲绳北方、防灾海洋担当大臣:前原诚司(47岁,民主党副党首、众议院议员)
环境大臣:小泽锐仁(55岁,民主党国民运动委员长、众议院议员)
防卫大臣:北泽俊美(71岁,民主党副党首、众议院议员)
国家公安委员长、绑架问题担当大臣:中井洽(67岁,民主党常任干事会议长、众议院议员)
金融·邮政问题担当大臣:龟井静香(72岁,国民新党党首、众议院议员)
消费者行政、少子化对策、食品安全及男女平等事务担当大臣:福岛瑞穗(女、53岁,社民党党首、参议院议员)
行政刷新、公务员制度担当大臣:仙谷由人(63岁,原民主党政策调查会长、众议院议员)
谋求决策权一元化
为表现新政权弃旧图新,鸠山改变了历次组阁的程序。一是当选日本新首相的前一天,鸠山就内定了全部内阁成员。二是新内阁的记者会见推迟到皇宫任命认证仪式后举行。鸠山内阁的最大亮点是增设了新的政府机构——国家战略局、行政刷新会议。国家战略局的目标是使决策权集中于官邸,实现“一元化决策”。这是对自民党政权下“政府和执政党二元体制”的反省。行政刷新会议旨在改革行政机构、杜绝浪费税金现象等。但两个机构的规模、权限以及如何与其他政府部门协调等还不明确。增设两个机构的合法性还有待于修改《国家行政组织法》等程序。
新内阁特点之一是既重视经验,也重视实力,起用了党内几乎所有曾经入阁的人,例如原桥本内阁厚生大臣菅直人出任副首相兼国家战略局担当大臣,原细川内阁大藏大臣藤井裕久出任财务大臣,原羽田内阁法务大臣中井洽出任国家公安委员长。实力派人物是:有“年金先生”之称、出任厚生劳动大臣的长妻昭,精通地方分权政策、出任总务大臣的原口一博等,都是民主党在国会和媒体上出名的辩论家。
新内阁特点之二是既重视党内融合,也重视友党合作。民主党也是派系众多的复合体,既有出身自民党者,也有来自其他在野党派的。国土交通大臣前原诚司、行政刷新大臣仙谷由人同属民主党前原派;经济产业大臣直岛正行、文部科学大臣川端达夫同属原民社党派;农林水产大臣赤松广隆、法务大臣千叶景子同属原社会党派。鸠山邀请社民党党首福岛瑞穗出任消费者事务、食品安全、少子化及男女平等事务担当大臣,邀请国民新党党首龟井静香出任邮政和金融大臣。
重编部分补充预算
为改变自民党执政期间“政(议员)、官(高级公务员)、财(业界)”相互依存的三角利益结构,民主党在大选中提出的口号是“摆脱官僚,政治主导”。民主党主张政治家主导政策制定,而不是依靠公务员的官员制定。对此,日本各中央机构都在苦思冥想对策。此间舆论认为,鸠山内阁成员确定后,政治家与公务员官员的摩擦可能进一步激化。代表财界的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14日召开会议,确定了对新内阁的请愿书。除了要求政府致力于激活经济,书中还表示经济界也将“尽最大努力”,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以前亲自民党的路线,明确表现出对新政府的合作态度。
大选投票前,自民党在内政问题上批评民主党主张最多的就是:“只会许愿,没有财源”。此间媒体认为,新政权是否具有执政能力,先看能否顺利编制预算,为新政权的政策主张解决财源。预算问题之一是修改2009年度补充预算;预算问题之二是编制2010年度财政预算。补充预算是麻生内阁为刺激经济追加的财政投入。新政权决定对补充预算的尚未执行部分重新编制。其中冻结类似“动漫艺术中心”的项目造成的影响较小,但冻结建设中的水坝等基础项目争议极大。已经有半数以上的地方知事对新政权停止执行补充预算项目表示反对。明年财政预算能否兑现竞选承诺的育儿补助、高中教育免费、高速公路免费等,对鸠山政府来说是个关键。如果在100天内即今年末能做出兑现的答案,新政权在内政问题上就算过了第一关。否则,鸠山内阁支持率会应声而下。
提出六项外交要点
漫画中的鸠山由纪夫
三党联合执政协议中,关于外交的六项协议要点是:
一、为国际社会做贡献发挥主体作用;
二、构筑主体外交战略,建设紧密而对等的日美同盟关系。为减轻冲绳县民的负担,将提出修改《日美地位协定》的要求,重新审视美军整编计划以及驻日美军基地问题;
三、与中国、韩国等亚太国家和地区确立信赖关系和合作体制,构筑东亚共同体;
四、在国际协调体制下解决朝鲜问题;
五、为实现核裁军、销毁核武器发挥主导作用;
六、根据阿富汗实际状况研究援助对策。
由于外交日程已经从新政权成立的第二天密集排列,鸠山内阁只能先行“应试外交”。美国负责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坎贝尔定于17日开始访问日本。在诸多外交课题中,日美关系如何稳定发展是考验“鸠山外交”的第一道试题。热议中的停止印度洋供油、调查日美核密约、修改《日美地位协定》、在日美军整编计划和驻日美军基地等问题,都与日美关系密切相关。坎贝尔访日之行显然是为下周将举行的鸠山与奥巴马的首次会谈作准备。
鸠山将在23日开始的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演讲。在气候变化问题上,采取怎样的合作姿态将成为鸠山联合国外交的“首块试金石”。联合国对日本民主党在竞选纲领中提出的2020年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是比1990年减少25%的承诺寄予期待。鸠山还将出席二十国集团第三次金融峰会,进行多场双边会谈等。高密度外交日程将考验首次亮相国际舞台的“鸠山外交”。
鸠山首相16日下午在首次记者会上表示:“今天改变了历史,但真正改变历史还没有开始。”鸠山内阁承载着日本民众的期待和不安驶入航程。
[编辑本段]
民调鸠山内阁支持率过七成
9月17日,日本共同社公布的最新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新首相鸠山由纪夫领导的内阁获得大约72%民众支持,反对率为13.1%。共同社16日至17日在全日本范围内展开民调,1032名选民接受了电话采访。调查显示,44.8%的受访者期待新内阁重点推进行政和财政改革;37.1%期望新内阁首先解决社会保障问题,推动养老金体制改革。
[编辑本段]
鸠山内阁支持率跌一成
11月1日, 日本共同社公布的一项最新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领导的内阁所获支持率为61.8%,较今年9月成立时下跌10.2个百分点。
共同社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日本全国范围内开展民调,涉及1476名合法选民,其中1025人接受电话采访。
民调显示,鸠山内阁不支持率从成立时的13.1%升至22.9%。鸠山领导的民主党所获支持率也下跌402个百分点至43.4%。 共同社说,鸠山内阁支持率下降主要缘于民众对政府经济和外交政策的担忧,包括普天间美国军事基地是否应搬离冲绳县。
围绕民主党、社会民主党和国民新党联合执政,69.8%的受访者“不认为进展顺利”,38.8%的受访选民希望民主党在明年参议院选举后单独执政。
针对民主党干事长小泽一郎与鸠山在民主党内的“权力关系”,74.4%的受访者认为“鸠山应进一步发挥领导力”。
2009年12月24日,日本各在野党干部纷纷就鸠山由纪夫首相的前秘书被起诉一事提出严厉指责,自民党总裁谷垣祯一和公明党代表山口那津男一致要求鸠山下台。对此,鸠山由纪夫表示:深刻接受检方的判断,痛感责任之重。向国民深表歉意。
[4]